作者:BitKoala考拉财经
BitKoala 9月1日新闻,在首届CRYPTO Raver这场大会中的 “RWA 与稳定币” 圆桌会议上,汇聚了区块链早期从业者、传统金融高管、实体经济经营者、政策研究者等多方大佬。他们围绕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稳定币技术路线”“去中心化与政策合规”“香港的战略角色” 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讨论,既有共识的凝聚,也有观点的交锋,全景式呈现了当前数字经济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关键矛盾与未来方向。
一、RWA:从 “虚拟孤岛” 到 “实体链接”,600 万亿资产的上链革命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大佬们一致认为,RWA 的本质是打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无实际应用场景” 的局限,将传统经济中 600 万亿美元的庞大资产(股市 + 债市 300 万亿 + 房地产 300 万亿)与区块链的全球流动性结合,是数字经济 “破局” 的关键。但在具体路径与价值认知上,不同背景的大佬呈现出鲜明差异。
1. 传统金融视角:RWA 是 “虚拟货币的现实救赎”
全联并购公会原轮值主席、中美大健康产业投资并购联盟创始人王平直指比特币的 “虚拟性短板”:“比特币发展十余年,市值仅 3-4 万亿美元,不及传统现实资产的 1%,核心问题是它在真实世界没有落地应用 —— 持有比特币的人不会把它当钱花,反而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逻辑。”
在他看来,RWA 的核心价值是 “为虚拟世界找实体锚点”:“无论是威士忌酒桶、新能源项目营收,还是酒店住房券,只要通过代币化链接到真实资产,就能让区块链从‘炒币游戏’变成‘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 他特别提到美国微策略公司的案例 ——“一个濒临倒闭的软件公司,靠囤积比特币市值突破千亿,这是虚拟资产的‘单点爆发’;而 RWA 能让更多传统企业通过代币化获得新的融资渠道,是‘系统性赋能’。”
2. 实体经济视角:RWA 要 “解决真问题”,而非 “造概念”
苏格兰威士忌投资管理人、罗曼湖集团董事张阳从实体经营者的痛点出发,提出了 RWA 的 “实用主义标准”:“实体经济怕波动、怕复杂 —— 以前把威士忌卖给日本,要签跨币种、跨法律的复杂协议;现在通过 RWA 将酒桶未来收益代币化,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还能让小额投资者参与高端资产,既扩大了共识,又解决了流动性问题。”

他特别强调 RWA 的 “两层结构”:“底层用稳定币锚定实物价值(比如威士忌的市场定价),上层用 RWA 治理代币承载经营想象力(比如品牌溢价、渠道扩张),这样既避免了虚拟货币的波动风险,又能吸引有共识的人参与实体经营。” 对于 “上链资产的质量”,他直言:“实体不关心‘万物皆可 RWA’,只关心‘上链的资产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合规’。”
3. 区块链早期从业者:RWA 的关键是 “先上车,再优化”

亦来云联合创始人韩锋提出了极具争议的 “先上链再说” 观点:“1995 年互联网刚兴起时,大家也说‘没内容就是泡沫’,但陈升他们靠扫描纸质书往网上传,照样打开了互联网内容时代。现在 RWA 也是一样 —— 别纠结‘上链有没有意义’,先把资产搬上链,未来自然会有应用场景。”
他甚至将比特币本身归为 “特殊 RWA”:“有人质疑比特币不是资产,我逼急了就说‘大不了把比特币当房地产一样的 RWA’—— 它有市值、有共识,终归是有价值的。未来 RWA 的终极形态,会是‘虚拟资产(如比特币)与实体资产(如房地产)的双向锚定’,而不是单一的‘实体上链’。”
4. 交易所视角:RWA 的破局点在 “非证券代币”

零熵协议创始人徐皓
但这一观点也遭到质疑。徐皓博士指出技术短板:“目前区块链是‘链孤岛’—— 比特币链的资产流不到以太坊链,以太坊链的资产流不到其他公链,去中心化稳定币连‘跨链流通’都没解决,怎么谈全球使用?技术还没准备好,理想再美好也落地不了。”
3. 实体经济的折中立场:“稳定” 比 “去中心化” 更重要
李总从实体经营角度给出了务实判断:“我们不需要‘绝对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只需要‘相对稳定、合规’的工具。比如用锚定人民币的稳定币结算,既能避免汇率波动,又符合国内监管,这就够了。”
他提出 “有条件的去中心化” 概念:“思想可以无边界,但行动必须有边界 —— 在美国,稳定币受 SEC 监管;在中国,要符合‘党领导一切’的原则,所谓‘去中心化’,只能是在合规框架内的技术优化,而不是对抗现有体系。”
三、敏感议题:去中心化与中国体制的冲突?大佬们的合规思考
会议中,有学者抛出了最尖锐的问题:“Web3 的核心是去中心化,但中国是‘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这种情况下,去中心化会不会引发意识形态和政策风险?” 这一问题引发了全场最深入的讨论。

早期从业者:“务实比意识形态更重要”
亦来云联合创始人韩锋引用邓小平的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来回应:“历史是务实的 —— 比特币刚出来时,大家也说它‘反体制’,但现在连拜登都承认‘加密货币不能忽视’。未来去中心化技术会不会被接受,关键看它能不能解决问题 —— 比如中美贸易战如果切断 SWIFT,去中心化稳定币能不能帮中国企业做跨境清算?能解决问题,就有存在的价值。”
合规专家:“香港是缓冲地带,先试点再推广”
君威资本董事局主席宋宇海提出了 “地域分层合规” 思路:“香港的 Web3 和大陆的 Web3 是‘两个体系’,就像茅台酒和五粮液 —— 工艺不同,但都是好酒。香港可以先做 RWA 和稳定币的试点,比如数字人民币稳定币的全球交易、传统资产与代币交易所的打通,等模式成熟了再与大陆经济联动,既规避了直接风险,又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探路。”
他特别提到上海东方枢纽的规划:“免签证、免关税、免防火墙,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极端情况 —— 如果 SWIFT 被切断,香港的 RWA 和稳定币就能成为中国与全球贸易的‘备用通道’。这不是‘对抗去中心化’,而是‘用好去中心化技术’。”
四、香港的战略角色:RWA 与稳定币的 “全球试验场”

大佬们一致认为,香港在 RWA 与稳定币的发展中,扮演着 “连接中国与全球” 的关键角色,其定位远超 “地区金融中心”,而是数字经济时代的 “战略缓冲带” 与 “试验田”。
1. 政策试验:从 “不敢谈” 到 “主动布局”
<span leaf="" para",{"tagName":"p","attributes":{},"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君威资本董事局主席宋宇海介绍了《金融源宇宙香港法》的核心预测:“我们在书中提出两个方向 —— 一是以数字人民币为核心的稳定币全球化体系,二是以 RWA 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全球交易平台。现在这些预测正在落地:以前国内不能做的 RWA 项目,香港能做;以前不敢谈的稳定币牌照,香港在推进。”
他强调香港的 “桥梁价值”:“香港能做的,未来大陆大概率会推广 —— 比如将传统资产通过并购转化为数字资产,打通股票交易所与代币交易所的通道,这些试点能为大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最终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
2. 中美缓冲:艾瑞克・特朗普访港的深层信号
对于艾瑞克・特朗普(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之子)访港,<span leaf="" para",{"tagName":"p","attributes":{},"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MINAX 董事会主席龚方雄解读为 “香港外交的胜利”:“特朗普家族与美国金融界、地产界千丝万缕,艾瑞克来香港,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他父亲‘务实对华态度’的信号 —— 美国也意识到,香港可以成为中美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缓冲地带’。”
他进一步分析:“美国通过中心化稳定币巩固美元霸权,中国通过香港试点 RWA 与数字人民币稳定币,双方在香港的竞争与合作,能避免直接对抗,反而可能形成‘数字金融的新规则’—— 这是香港独一无二的价值。”
五、行业共识与未来挑战:RWA 与稳定币的 “破局关键点”
经过讨论,大佬们在分歧中凝聚了部分共识,也明确了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1. 三大共识
价值共识
:RWA 与稳定币是 “连接虚拟与实体” 的唯一路径 —— 没有 RWA,区块链就是 “无本之木”;没有稳定币,RWA 就是 “无秤之货”,二者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
合规共识
:“思想无边界,行动有边界”—— 无论是去中心化技术还是 RWA 项目,都必须在现有监管框架内探索,香港的 “试点模式” 是当前最优解。
市场共识
:未来 10-20 年是 RWA 的 “黄金发展期”——600 万亿传统资产的上链需求,将催生巨量流动性与财富空间,行业竞争的核心是 “谁能先解决‘资产质量 + 合规 + 流动性’的三角问题”。
2. 两大挑战
从 “概念争论” 到 “落地实践”,数字经济的下一个十年看什么?

这场圆桌会议的价值,不仅在于呈现了 RWA 与稳定币的多元视角,更在于它标志着行业从 “狂热的概念争论” 进入 “理性的落地实践” 阶段。大佬们的碰撞表明:未来的数字经济,既不是 “去中心化的乌托邦”,也不是 “传统金融的数字复制”,而是 “技术创新与合规框架、虚拟价值与实体资产、区域试点与全球协作” 的平衡产物。
正如韩锋老师在会议结尾所说:“比特币从 900 元涨到现在,靠的不是‘口号’,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RWA 与稳定币的未来,也不取决于‘谁的路线更激进’,而取决于‘谁能真正帮实体赚钱、帮国家破局、帮全球建立新的金融秩序’。”
香港的试点、人民币稳定币的探索、RWA 非证券代币的实践…… 这些正在发生的尝试,或许就是数字经济下一个十年的 “答案钥匙”。

圆桌主持人BitKoala CEO、RWA College执行院长代姗姗
在本次圆桌会议结束前,主持人BitKoala CEO代姗姗提出悬念余思:香港议员退出比特币亚洲大会、避见特朗普之子,是监管警惕,还是地缘金融博弈的微妙表态?
香港议员退出比特币亚洲大会、避见特朗普之子,大概率是地缘金融博弈下的微妙表态。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特朗普家族在加密领域的活动与美国相关战略关联密切,香港议员此举避免香港在中美博弈中陷入敏感境地,维护自身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中立与稳定。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对加密行业不确定性及特朗普家族相关项目潜在风险的监管警惕,但地缘政治因素应是主因。关于这个话题嘉宾们没正面回复,而是回复说:这个话题适合午饭的时候聊。
本轮圆桌圆满结束。敬请期待下期大会,Crypto Raver Asia第二期会议将于9月22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文中图片或文章内容均源自网络
免责声明:BitKoala考拉财经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与本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考拉财经相关工作人员。
更多资讯请关注BitKoala考拉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