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来袭?香港加密货币 OTC 何去何从?
任何在传统交易所之外进行交易的场所都可以被视为 OTC 市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对加密货币的开放态度和政策,为中国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渠道。

「小币种,汇困国」,基本上是非洲国家的代名词,对于计划进入非洲市场的企业而言,当地金融环境的复杂性——银行体系限制、汇率波动、监管不确定——往往令人生畏。这些障碍不仅掣肘日常运营,也令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于是,寻找替代方案已成刚需;近年来,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金通道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
就在我们此前文章《稳定币支付与全球资金流转模式》中探讨的,虽然稳定币将区块链「即时转移资金与价值」的核心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支付远不止于「点对点转账」这一环节。就像稳定币三明治中,虽然用区块链替代传统支付通道的横向价值 / 资金传输,但是上下两端仍依赖老旧金融支付体系,依旧是要回到目标国市场的银行金融账户体系。
那么加密场外交易 OTC 便成了稳定币支付公司的核心组件,尤其是对于这些非洲「小币种,汇困国」而言。当地金融基建的缺失,传统通道行不通,倒逼加密 OTC 市场的蓬勃发展,其高效的入金/出金服务,让企业资金在法币与稳定币之间能够安全、快速地流转。
随着非洲乃至全球加速拥抱数字创新,加密 / 稳定币支付通道为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扩张提供了契机。
由此,我们编译了非洲 Quidax 稳定币支付公司(a.k.a 非洲本地 OTC 服务商)的报告 The Rise of OTC and Stablecoins: Africa『s Quite FX Revolution,揭示全球企业如何利用加密场外(OTC)交易简化结算、获取流动性,并自信地拓展非洲市场,提供了战略性概览。该报告以区域洞察、市场趋势和运营现实为依据,面向决策者、财务主管及资金团队,帮助他们在合规、清晰的前提下,驾驭非洲不断演进的加密货币版图。其中对于几个非洲加密行业领军人物的采访尤为精彩。
场外(OTC)加密货币交易正迅速成为全球企业在非洲数字金融生态中「无缝参与」的关键力量。通过在传统交易所之外进行大额的点对点加密交易,OTC 模式弥补了传统银行体系的结构性短板,为机构级结算提供安全、合规的新路径。2024 年,全球 OTC 加密交易量同比增长 106%,其中稳定币活动增长高达 147%,推动非洲平台 Quidax、Busha 等借此模型实现高效、大规模交易。这些服务帮助企业以最小的市场冲击满足流动性需求,实现实时法币结算,并在尼日利亚、南非、埃塞俄比亚等高增长市场完成简化的合规准入。
非洲整体加密版图正经历快速转型:中位年龄仅 19.2 岁、超 60% 人口无银行账户,形成了数字金融方案独有的「人口 + 经济」双轮驱动。加密货币已从零售投机走向实用场景,尤其在跨境支付和抗通胀方面表现突出。尼日利亚去年处理约 590 亿美元的加密价值,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南非与肯尼亚也借移动钱包整合及相对友好的加密政策,呈现强劲势头。
稳定币已成为结算的主导资产,占撒哈拉以南非洲(SSA)全部加密交易的 43%,凭借价格稳定、实时结算、透明审计等特性广受青睐。仅尼日利亚就吸纳了 SSA 稳定币流入量的 40% 以上,埃塞俄比亚和赞比亚年增速均超 100%。企业正使用 USDT、USDC 等稳定币对冲外汇波动、简化进口流程、加速跨境结算,稳定币交易量已在多数非洲地区超越比特币。
尽管监管仍趋谨慎,但非洲多国政府正由「禁止」转向「参与」。尼日利亚 2024 年颁发加密牌照,被视为转折点,引发新一轮商业兴趣;加纳、南非、肯尼亚等国亦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及监管沙盒,为合规提供清晰路径。Busha、Xago 等企业高管在报告访谈中呼吁「创新 + 治理 + 风控」并重的混合模式。
OTC 交易已在多个行业实现产品—市场匹配:银行与支付服务商将稳定币通道嵌入资金流动;制造及进口商通过 OTC 掉期规避滑点和银行费用;数字企业利用加密通道实现用户快速入金与实时结算。Quidax 将业务扩展至南非兰特(ZAR)和埃塞俄比亚比尔(ETB)通道,彰显行业动能;基础设施方 Kotani Pay 则把基于 API 的稳定币—法币兑换直接接入移动钱包生态。
监管态度正从「全面禁止」转向「牌照 + 沙盒」。2024 年,尼日利亚 SEC 向多家虚拟资产服务商颁发运营许可;南非 FSCA 亦已发放数十张加密资产牌照。然而,15 个以上非洲国家监管框架各异,给跨区域玩家带来合规复杂度。尽管谨慎,但多国政府正由「禁」转「管」。尼日利亚 2024 年牌照制度成为分水岭,重新点燃商业热情。加纳、南非、肯尼亚的 CBDC 及沙盒计划,为合规铺平道路。Busha、Xago 等行业领袖在报告中呼吁「创新 + 治理 + 风控」并重的混合模式。
展望未来,可编程稳定币通道与 API 驱动的 OTC 平台将退居幕后,成为企业 ERP 及金融科技应用的「隐形基础设施」,与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等框架并行,支撑非洲跨境贸易。机构级的加密资产储备、西非及东非多国 CBDC 试点,将进一步模糊法币与加密结算边界,开启非洲「7×24 小时、美元等值」流动性新纪元。
非洲加密货币的崛起,与金融科技和数字货币在全球的演进如出一辙,都与本世纪初席卷非洲大陆的移动电话革命紧密相连。过去三十年来,移动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为各行各业奠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根基。这一转变由年轻、精通技术的人群推动,也为区块链——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的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非洲,超过 60% 的人口尚无银行账户,区块链因此在金融领域迅速走红,为跨境支付和数字资产交易提供了快捷、低门槛的解决方案。
最初,人们出于对冲通胀、规避资本管制的需求而拥抱加密资产,使其成为个人储值工具和企业支付通道。如今,这一进程仍在深化:场外(OTC)加密货币交易正为全球企业提供丝滑的资金流转体验,绕过了传统银行体系因外汇波动、结算延迟及繁复的跨境合规所带来的重重阻力。随着比特币、以太坊、泰达币及其他稳定币的普及,非洲企业不仅把加密货币视为工具,更把它视为一套可靠、迅捷且透明的金融基础设施,足以替代陈旧的传统体系。
加密货币去中心化、不受监管的特性,被认为可能威胁法定货币的地位,进而削弱货币当局的职能。政府也担忧数字资产被用于不受监管的非法交易。在许多非洲国家,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最初反应都是谨慎。因此,尼日利亚、突尼斯、埃及、莱索托、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禁止在正式交易中使用加密货币。然而,由于加密货币去中心化,任何单一政府都无法彻底封禁,地下交易依旧活跃。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如英国、美国、加拿大)陆续立法并逐步接纳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微软、特斯拉、PayPal、肯德基等——也开始接受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付款。
由此,全球对加密货币的接纳逐渐渗透到非洲,增强了当地用户「加密货币是未来货币」的信心。随着交易规模不断膨胀,一些非洲国家开始放松禁令——尼日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加纳等——或者着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BDC),以此作为受监管的加密替代方案,包括尼日利亚、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等。2022 年 4 月,中非共和国(CAR)更进一步,通过法案将比特币列为与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CFA Francs)并行的法定货币;该法案随后因需等待中部非洲国家银行(BEACS)的审批而被暂停。2025 年 2 月,CAR 又推出了一款 meme 币。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着手挖掘加密货币的巨大潜能——价值创造、智能交易、税收收入——非洲加密生态仍在持续演进。然而,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非洲企业正「敢为天下先」,主动出击。
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SSA)仅有 4.8 万亿美元加密交易额,占全球交易额的 2.7%(相较于 中东和北非 MENA 地区的 7.5%),但是当地企业已将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支付、抵御通胀,以及进行更加频繁、金额更小(零售级)的转账。根据 Chainanalytics《2024 全球加密货币地理报告》,稳定币已经占据撒哈拉以南非洲(SSA)43% 的交易量,尼日利亚的加密采用率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埃塞俄比亚(第 26 位)、肯尼亚(第 28 位)和南非(第 30 位)也跻身前 30。
报告还显示,SSA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采用率方面领跑全球,部分原因可能是该地区对「可及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当地仅 49% 的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企业还通过使用稳定币来对冲外汇风险。
面对这一趋势,非洲各国央行总体保持谨慎,但仍留有一扇「政策观察窗」,为加密资产保留可能的合规空间。
2020 年新冠疫情、2021 年俄乌冲突,以及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努力,都成为非洲加密货币采用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非洲联盟新兴技术高级别专家小组(APET)鼓励发展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等替代支付手段,以促进跨境交易、提升金融普惠度并降低交易成本。
场外交易(OTC)正迅速成为非洲获取加密货币的替代渠道,随着交易量不断攀升。
金融市场通常存在两种形式组织:交易所与场外交易(OTC)。交易所(如证券交易所或各类加密货币交易所)公开撮合买卖双方,所有交易都在「场内」完成,所有交易者都能看到全部资产的成交价格,无论其是否参与该笔交易。
而场外交易则直接在双方之间进行,其中一方通常是「交易柜台」(Trading Desk)。交易柜台是专门买卖某一类资产的商业实体。在 OTC 交易中,双方事先议定价格,再执行交易;只有交易双方知晓成交的量和价。
就加密货币而言,与基于交易所的交易不同,OTC 指在常规交易所之外,在买卖双方之间私密撮合,以大额数量直接进行的加密资产买卖,避免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然而,相较于交易所,OTC 交易通常伴随更高的对手方风险。
随着交易规模扩大,OTC 交易正迅速成为非洲获取加密货币的重要替代方式。
OTC 交易柜台分为两种:本金柜台(Principal Desk)与 代理柜台(Agency Desk)。
本金柜台:以自有资金为客户买卖加密资产,并承担交易窗口期内价格波动的风险。例如,若客户要求购买 500 BTC,本金柜台会先用自有资金购入,再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交付给客户,即使市价在此期间上涨,也由柜台承担价差。
代理柜台:仅在买卖双方之间充当撮合中介,不使用自有资金。若交易完成前价格向不利方向变动,客户需自行调整报价并承担市场风险。代理柜台则收取撮合服务费。
Finery Markets 数据显示:受机构资金流入与宏观利好共振,2024 年,全球加密货币 OTC 市场实现显著扩张,主要受稳定币需求激增以及加密资产对加密资产(crypto-to-crypto)交易增加的推动。比特币占 OTC 总成交额比例为 22%,OTC 市场全年交易额同比增长 106%,稳定币交易量同比增长:147%,彰显出机构级和大规模数字资产交易的活跃年份。
增长背后的关键事件包括:
现货 ETF 推出:比特币(BTC)与以太坊(ETH)现货 ETF 的获批,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合规且便捷的进场通道。
监管利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展现出的亲加密立场,显著推高了 2024 年第四季度现货交易规模,并带来更高的监管确定性,进一步激发机构参与热情。
价格与稳定币双高:12 月,比特币突破 10 万美元并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稳定币巩固其作为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之间主要桥梁的市场主导地位。
地域分布:欧洲以 38.5% 的占比领跑机构现货 OTC 需求,北美、亚洲和中东各占 15.4%。
场外(OTC)加密结算已成为交易所市场的重要补充,尤其适合需要大额、快速且合规的数字资产结算的企业。以下五大核心优势值得全球企业重点关注:
深度流动性
OTC 柜台在交易所外聚合大量买卖盘,使企业能够一次性完成大宗加密资产或稳定币交易,无需拆分订单簿。交易可按照协商价格全部成交,避免公开交易所常见的部分成交或滑点。
合规与透明
知名 OTC 平台(如 Quidax)执行全面的 KYC/AML,并对交易对手及钱包地址进行白名单管理,提供可随时审计的交易链路,并持有所在地牌照(如尼日利亚 SEC、南非 FSCA),为财务与合规团队提供充分保障。
极速结算
与传统银行通道动辄数日的清算周期不同,OTC 加密结算(尤其是稳定币)通常在数分钟内完成,大幅降低结算风险并加速营运资金周转。
轻松容纳大额交易
OTC 柜台专注于单笔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美金的交易体量,可在一笔订单内完成,避免大单冲击公开盘导致价格剧烈波动,确保价格稳定。
个性化服务与议价空间
OTC 柜台提供定制化报价、灵活的结算方式(法币或 USDT/USDC 等稳定币),并支持直接议价,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现金流需求、对冲策略及库务政策灵活设计交易结构。OTC 交易在交易所之外私下完成,尤其适用于大额交易,可确保交易细节不被公开。
场外(OTC)加密柜台凭借其独特定位,可精准化解跨国企业在非洲经营时长期面临的难题。以下将逐一映射痛点与 OTC 解决方案,并辅以迷你场景说明。
外汇波动
痛点:本币汇率瞬息万变,银行大额结汇易侵蚀利润。
OTC 方案:以美元锚定稳定币(USDT/USDC)或主流加密资产结算,交易锁定汇率,实时对冲日内 FX 风险。
场景:一家尼日利亚进口商与 OTC 柜台签订 30 天 USDT 合同以支付东大供应商,成功避开月中 NGN/USD 汇率跳升。
跨境支付复杂
痛点:多环节代理行转账带来延迟、费用和操作复杂度。
OTC 方案:一端将本币换成稳定币,链上瞬时转移,另一端直接兑换成收款人法币,单笔交易即可闭环。
场景:一家加纳 NGO 通过 Quidax OTC 柜台,以 USDT 向肯尼亚合作方拨付资助款,后者数分钟内即兑换为 KES。
交易所滑点
痛点:大额挂单冲击市场,产生滑点和隐性成本。
OTC 方案:柜台以自有流动性或双边撮合方式,按事先约定价格完成大宗交易,市场冲击极小。
场景:某非洲金融科技需为储备购入 5 BTC,通过 OTC 以固定价成交,避免 2% 的滑点损失。
遵守当地货币法规
痛点:各国货币管制与 AML/KYC 要求不一,落地繁琐。
OTC 方案:持牌 OTC 服务商(如 Quidax)提供一站式 KYC/AML 准入,并根据各国法币通道及法律框架定制结算路径。
场景:一家欧洲出口商通过 Quidax 尼日利亚 OTC 柜台,一次性完成 SEC-VASP 合规、本地受益行申报及欧元→奈拉稳定币→合作方银行账户的全流程,资料可审计。
供应商 / 合作方付款流程优化
痛点:人工购汇、多笔银行转账占用营运资金且审批链冗长。
OTC 方案:专属客户经理可协商账期、下达结算指令,并通过 API 或定时电话实现循环付款自动化。
场景:一家泛非农业集团设置每周 OTC 互换,将美元现金头寸换成 NGN 稳定币,直接向多位拉各斯供应商付款,无需重复银行批复。
平台用户批量打款
痛点:零工经济、游戏平台等高频发放场景下,银行批次慢、手续费高。
OTC 方案:柜台可批量执行稳定币发放或直接加密转账,触达银行基础设施薄弱地区的终端用户。
场景:尼日利亚一家数字平台通过 OTC 以 USDT 向赛事获奖玩家即时、低费打款,玩家可立即提现至个人钱包。
Quidax 是一家由非洲团队创立、持牌合规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让任何人都能轻松买卖、存储和转账加密资产。其核心专长是场外(OTC)交易,通过为企业与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专属的加密 API,将高额度、合规的结算无缝嵌入现有平台。
Quidax 在加拿大 MSB 与尼日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颁发的 VASP 牌照,双牌照运营。自 2018 年正式上线以来,Quidax 已为 70 多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服务,并在非洲重点市场拥有本地化团队。平台直连法币通道,支持尼日利亚奈拉(NGN)、南非兰特(ZAR)、埃塞俄比亚比尔(ETB)等多种非洲货币。Quidax OTC 柜台可单笔交易 10 万美元以上,并支持以法币或 USDT 即时结算,带来丝滑的企业支付体验。
OTC 商业用例一览:
用例 1:跨境贸易与商业
痛点:国际品牌及分销商在多个非洲市场与当地伙伴结算时,面临高昂成本与漫长到账周期。
解决方案:通过 OTC 稳定币交易,企业可用优惠汇率购入数字美元(USDC、USDT 等),再借助 Quidax OTC 瞬间兑换为当地法币,实现快速且合规的结算。
成效:结算时长由「天」缩短至「小时」 ;外汇费用显著下降;现金流与供应商关系同步改善。
用例 2:数字平台与消费者应用
痛点:面向非洲大陆用户的大型全球数字平台,需要快速向本地合作伙伴及服务提供商付款,同时严控运营成本。
解决方案:平台通过 Quidax OTC 柜台批量购入稳定币,并即时兑换为当地法币,完成高效、可靠的分账。
成效:合作伙伴到账时间大幅缩减;交易及外汇费用降低;OTC 流程已嵌入自动化财资工作流
用例 3:机构与资金运营
痛点: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及投资团体亟需可靠、合规且可扩展的方案,以将大额价值转入或流转于非洲各国。
解决方案:Quidax OTC 交易支持大额单笔交易、保证执行,提供当地法币通道并符合监管要求。
成效:资金管理能力提升;监管合规信心增强;跨境业务可无摩擦扩张
案例研究 I:简化非洲跨境电商结算
NevaCommerce 是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全球数字商务服务公司,通过在新兴市场的合作网络,帮助国际品牌与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等地的分销商及终端客户建立连接。
面临的挑战
使用传统银行渠道以当地货币向合作伙伴结算大额款项时,费用高、到账慢。
汇率波动及高昂的汇兑成本侵蚀利润。
跨境交易的监管复杂度带来运营难题。
解决方案
与 Quidax OTC 柜台合作,采用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
通过 OTC 交易获得具备竞争力的大额流动性与汇率。
借助 Quidax OTC,将稳定币无缝兑换为当地法币,快速且合规地支付给合作伙伴。
成果
结算时间从最长 5 天缩短至不足 1 小时。
每单交易节省高达 2% 的外汇点差与手续费。
更快、更可靠的付款方式巩固了本地合作伙伴关系。
OTC 带来的关键差异
定制化报价与单笔大额处理能力。
私密、安全且合规的交易执行。
支持本地货币并满足监管要求,让合规无后顾之忧。
「我们的财务与运营团队第一次能够以快速且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完成非洲结算——OTC 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业务。」
— NevaCommerce, CFO
案例研究 II:简化非洲本地化合作伙伴结算
Global Platform Co. 是一家高速成长的国际数字平台,在尼日利亚、南非、加纳等非洲市场拥有数百万用户及合作伙伴。
面临的挑战
向本地合作伙伴与服务提供商结算时,流程缓慢且成本高昂。
来自市场的压力要求缩短打款周期,以提升用户体验与合作伙伴满意度。
传统支付方式灵活性差、交易费用高。
解决方案
集成 Quidax OTC 柜台,使用稳定币进行批量结算。
通过 OTC 交易获取深度流动性与最优汇率。
将稳定币即时兑换为当地法币,快速、合规地支付给非洲合作伙伴。
成果
合作伙伴结算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4 小时以内。
运营费用降低,资金效率提升。
已将 OTC 交易嵌入日常全球结算流程。
OTC 带来的关键差异
在高额交易中提供稳定且锁定的报价。
通过 API 无缝集成,实现自动化结算。
依托 Quidax 牌照与本地专长,确保合规覆盖。
「借助 Quidax OTC,我们的资金团队拥有了在非洲市场无缝服务所需的灵活性、速度与合规保障。」
——Global Platform Co. CFO
与全球其他区域一样,非洲的稳定币市场已趋成熟,在日常交易中已超越比特币成为更受青睐的资产。除北美外(当地稳定币交易仅略高于比特币),其余地区的稳定币交易量均超过比特币的两倍以上。
在非洲,高通胀与汇率贬值侵蚀了民众财富,于是稳定币被当作抵御本币不稳定的对冲工具,为交易与保值提供了更可靠的手段。
外汇波动促使零售及中小额稳定币转账在去年的全部加密交易中占比高达 43%。
目前,非洲稳定币的增长主要由 100 万美元以下的小额转账驱动——即零售与非机构级转账。撒哈拉以南非洲(SSA)是零售及专业级稳定币转账增长最快的地区,年增长率均超过 40%。去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稳定币占全部加密货币交易量的 43%。
尽管尼日利亚和南非在稳定币采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埃塞俄比亚、赞比亚、毛里求斯、肯尼亚和加纳等国的稳定币使用率也在迅速提升。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零售级(单笔低于 1 万美元)稳定币交易量同比增长(对比区间:2022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vs。 2023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埃塞俄比亚与赞比亚在过去一年中的稳定币年增长率均超过 100%。其中,埃塞俄比亚成为零售级稳定币转账增长最快的市场,年增长率高达 180%。埃塞俄比亚比尔(ETB)在政府为争取 107 亿美元 IMF 与世界银行贷款而放松货币管制后,于 7 月贬值 30%。这一币值损失预计将进一步推高对稳定币的需求。尼日利亚的加密活动主要由小额零售及专业级交易驱动,约 85% 的收款金额低于 100 万美元。尼日利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稳定币流入量超过 200 亿美元,占比逾 40%。
与此同时,除稳定币地位日益突出外,去中心化金融(DeFi)也在尼日利亚迎来重要时刻,呼应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全球 DeFi 采用率居首的宏观趋势。
稳定币通过解决加密领域最棘手的难题——价格波动——在整个加密生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代币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剧烈涨跌,使其难以作为日常交易的媒介或可靠的价值储存工具。
根据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的数据,在场外(OTC)结算流程中,稳定币可实现分钟级、几近即时的最终清算,而传统方式往往需要数日;滑点极小(通常低于 1%,相比 5–10% 的外汇手续费优势显著);同时区块链上的不可篡改记录提升了 KYC/AML 的透明度与合规性。作为一条可编程、7×24 小时的「美元轨道」,稳定币让非洲企业、金融科技公司及电信 - 金融生态合作方能够在无需新建银行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拓展跨境支付走廊。
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SSA)在全球加密交易量中占比不高,但多项指标显示该地区在加密货币领域前景可期。
YouGov 2024 调查数据:
全球 93% 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加密货币,其中 51% 称自己对加密「有所了解」。
撒哈拉以南非洲(SSA)仅占全球交易量的 2.7%。
尼日利亚在 2024 年接收的加密货币价值约 590 亿美元,在全球加密采用指数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
非洲受访者的「未来投资加密意愿」高达 87%,高于全球其他区域。
在对加密「理解度」上,尼日利亚(77%)、南非(65%)、韩国(61%)和印度(60%)位居前列。
在「曾经或正在持有加密资产」的比例上,尼日利亚(73%)、南非(68%)、菲律宾(54%)、越南(54%)和印度(52%)均过半。
Chainalysis《2024 全球加密地理报告》
撒哈拉以南非洲(SSA)在全球交易量中占比依旧最小,为 2.7%。
稳定币已占该地区总交易量的约 43%。
尼日利亚 2024 年接收的加密货币价值约 590 亿美元,全球采用指数排名第二。
问:过去两年中,您观察到非洲在加密货币应用方面出现了哪些关键性的消费者行为变化?
答:最明显的转变是从「投机」走向「实际应用」。早期,大多数用户把加密资产视为投资工具;如今,我们看到它在日常交易中的使用频率显著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用加密货币进行跨境支付,甚至直接用于电商购物。
问:在您看来,哪些结构性或根本性的障碍正在阻碍加密货币在非洲商业交易中的大规模应用?此外,这些障碍能否被改变或改进?
答:监管缺位是最大的障碍之一,它让不少非洲市场的企业不敢放心使用加密货币。但这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已看到一些积极信号:尼日利亚等国出台了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等监管框架,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也让消费者更有安全感。这一模式若能在更多非洲国家复制,就能营造一个让企业「无摩擦」拥抱加密的环境。我们需要的是「平衡监管」——监管机构与合规加密企业携手,在保持适度监督的同时,鼓励创新并保护用户。
问:展望未来 2–3 年,您如何看待非洲加密货币市场的演进?短期内和长期内可能出现哪些变化?
答:短期内,更多非洲国家将陆续推出监管框架,行业会迎来「监管潮」。这将带来结构性秩序,让加密货币在各国合法化,并为消费者提供保护。长期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与加密公司之间的合作会愈发紧密;一些国家的央行也会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以回应日益壮大的加密生态。
问:哪些关键市场值得重点关注?推动这些非洲市场加密货币采用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答: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南非。庞大且年轻的消费群体、相对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前瞻性的科技政策,将成为这些市场增长的三大引擎。
问:非洲的 OTC 交易柜台将如何演进?考虑到欺诈案例与公司治理问题,「完全去中心化」是否现实?
答:未来几年,随着监管框架日趋成熟,OTC 领域会出现更显著的「机构化」趋势。柜台将采纳更加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把重点放在更严谨的风险管理与合规实践上。技术上也会升级:更自动化的系统、更强的托管与 escrow 功能等都会陆续出现。
问:目前非洲企业如何探索 OTC 平台?有哪些有趣的用例、关键玩家以及行业或赛道?哪些领域增长最快、机会最大?
答:用例非常丰富:进口 / 出口企业的跨境贸易结算、与国际供应商往来的支付通道、以及企业以 OTC 进行本币波动的财资对冲等。进口 / 出口、科技与电商三大板块正在积极利用 OTC 带来的机会。
问:监管机构如何与行业参与者有效协作,推动加密产业成长?是否有可能参照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模式,实现泛非加密监管合作?
答:监管沙盒是一种极佳方式——让行业玩家在受控环境中先行先试。此外,定期的公私对话也至关重要,使监管者与从业者能够互相理解、共同制定规则。尼日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加密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堪称典范。至于泛非合作,完全可行:未来可推动统一的消费者保护政策,并实现对持牌机构的「互认」。
问:展望未来 2–3 年,您如何预判非洲加密货币监管格局的演进?
答:我相信监管将更加细分化,会明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加密活动——交易、支付、资产代币化、募资——并为每一类活动量身定制相应规则。
Busha 是一家总部位于尼日利亚、面向非洲市场的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与支付平台,成立于 2018 年,2023 年获得尼日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颁发的首批数字资产临时牌照,成为尼日利亚首家合规运营的加密交易所之一。
问:在您看来,哪些结构性或根本性的障碍正阻碍加密货币在非洲商业交易中的广泛应用?这些障碍是否可以被改变或改善?
答:监管不清晰一直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直到 2024 年 8 月之前,尼日利亚都没有明确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这意味着很多本来会对加密及数字资产感兴趣的个人和企业,对我们的行业采取了观望态度。因此,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精力去说服、解释,才能让人们真正开始使用加密货币。值得庆幸的是,尼日利亚政府在新任 SEC 总干事的领导下,决定着手监管加密货币,这为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
问:过去两年里,您观察到非洲在加密货币应用方面出现了哪些关键的消费者行为变化?
答:我看到的最大变化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加密货币结算」的重要性。回顾尼日利亚,加密第一次受到广泛关注是在 2017 年的牛市期间;在那之前,尼日利亚曾盛行 MMM 资金盘,很多人把比特币与 MMM 混为一谈。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波大众尝试接触加密货币。第二次浪潮出现在外汇交易开始流行的时候——由于尼日利亚的外汇获取受限,人们用加密货币为交易账户入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总体而言,加密已从单纯的「炒汇」工具演变为能够融入日常生活的支付手段。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关于稳定币在不同场景下采用的讨论。
虽然加密货币在尼日利亚尚未被完全认可,但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正不断拓展稳定币的用例,展示其如何改变跨洲际汇款的方式。随着尼日利亚牌照制度的落地,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更多企业不仅接受加密货币,也接受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设想一下,当你想购买一张机票时,结账页面会出现「使用稳定币支付」的选项——那样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我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从「快速致富」叙事到「实用支付工具」叙事的转变。
问:展望未来两到三年,您如何看待非洲加密货币结算格局的演变?我们可能会看到哪些短期与长期变化?
答:加密货币的接受度和采用率必将提升。我相信两到三年内,我们会看到加密被用于日常消费场景。一旦非洲各国陆续推出锚定本国法币的稳定币版本,跨国交易将变得更加简单:设想存在「肯尼亚先令稳定币(CKS)」和「尼日利亚奈拉稳定币(CNGN)」,我就不必在肯尼亚开设银行账户,也能完成尼日利亚与肯尼亚之间的贸易。这就是我眼中的未来——各国货币的数字化版本运行在区块链上,从而在没有实体美元流动的情况下实现非洲内部的贸易。未来数年,不同货币的稳定币将被广泛交易,推动非洲内部贸易,而不必依赖实物美元。
问:展望 2025 年,非洲加密货币与 OTC 交易的总体前景如何?
答:前景非常积极。今年尤其如此:当我们观察非洲不同司法辖区和市场参与者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终于愿意将稳定币用于各种场景——无论是储值、跨境汇款,还是直接向供应商付款。相关讨论的热度远超去年。显然,大家已经「被点燃」,并愿意真正探索这项新技术,以确保业务运转更快、更顺畅、更高效。
Xago Technologies(Pty)Ltd 是一家 2016 年成立于南非的金融科技公司,总部位于南非。公司利用 XRP Ledger(瑞波账本)的高速与可扩展性,提供高效、安全的数字支付及加密资产交易服务。
问: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从业者,过去两年您观察到非洲消费者在加密货币应用方面发生了哪些关键变化?
答:若要我谈整个非洲消费市场的加密变化,其实很难,因为我们的业务场景非常聚焦。但我们确实看到稳定币在非洲的「井喷式」增长——用「爆炸」来形容都不为过。USDT 和 USDC 的使用量激增,尤以 USDT 最被广泛接受。我常说,几年前大家还在谈论肯尼亚的 M-Pesa:当年移动货币横空出世,在政府的某种支持下,如今掌控了肯尼亚约 55% 的 GDP。USDT 就像是「未经宣布的 M-Pesa」,正席卷非洲。
我的意思是,当你和非洲普通人聊天时,他们根本不纠结 USDT 是否 100% 美元储备、是否在 Tron 还是以太坊网络上、是否有溢价或折价——他们完全知道怎么用。我认为这种病毒式扩散会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问:展望未来两到三年,您如何看待非洲加密货币市场的演进?短期与长期可能出现哪些变化?
答: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趋势非常清晰。随着监管框架逐步落地,越来越多「大玩家」进场。你看美国:BlackRock 这类巨头把比特币 ETF 推上股市;政府层面也开始把比特币当作本币或外汇储备的对冲。连特朗普发个推文就能影响币价。美国已有十几二十个州提出法案,甚至特朗普最近签了行政令。一旦美国迈出这一步,世界其他国家很快就会跟上。
美国大公司早已囤了大量比特币。有人会说「加密还在婴儿期」「还会爆发」,其实早就爆发了——它已经无处不在。我个人还没碰到过没听过比特币的人,也许真有一两个「与世隔绝」。
再看我的孩子们,16、17 岁,十年后他们将成为消费主力,对加密货币毫无心理障碍。十年后,加密会像今天的移动支付一样稀松平常。回归初心:当年我们投身加密,是因为需要替代方案。比如我要给英国汇款,传统得走 SWIFT;现在我可以买加密货币直接跨境。对全球大银行和支付巨头而言,切换到这套新范式需要时间,但最终加密会成为另一条并行的清算轨道。
问:非洲哪些关键市场值得关注?哪些具体因素将驱动这些市场的加密采用?
答:南非的某些 ATM 已可直接买卖或提现加密货币;一些交易所还和零售商整合,可以用加密购物。南非市场已经非常成熟。
关键市场永远是人口与经济规模最大的那几个:尼日利亚、南非。它们的采用率也最高。纳米比亚正积极引入持牌交易所;莫桑比克等流动性吃紧的国家,加密货币能发挥重要作用。总体而言,非洲用户更想要的是稳定币,而不是比特币或 XRP——他们只想把手里的本币换成像美元这样稳定的资产。对美国人来说,美元在贬值;对非洲人来说,美元就是锚定一切的「硬通货」。
问:您之前提到场外(OTC)加密交易,能否详细说明当前企业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OTC 的?
答:OTC 通常不是个人在用,而是有刚需的企业。比如某企业手里攥着一堆安哥拉货币,却难以通过当地银行换成美元——多数非洲国家需要美元来进口商品或服务,于是它们转向 OTC。又比如一家总部在南非的公司在安哥拉有业务,需要把资金汇回南非,传统通道行不通,就会用加密 OTC。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加密就「更可靠」,它只是多一种选择。如果传统外汇渠道顺畅、银行背书齐全、CFO 签字流程明确,企业还是愿意走老路。只有当传统渠道卡壳、尤其出现流动性问题时,企业才会尝试加密。
问:展望未来,您是否认为非洲跨境支付会像 AfCFTA(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整合贸易那样,由加密货币平台与 OTC 柜台广泛驱动?
答:我个人当然看好这种场景,但终端用户未必意识到后台跑的是加密。随着监管框架和报表体系完善,例如南非的跨境结算企业就能合法使用加密。目前仍存障碍,所以加密暂时只是备选。未来,加密结算将与 SWIFT、西联等传统方式并行,并嵌入现有网络。打开银行 App,你会看到:我要用 SWIFT 还是加密通道来完成这笔交易?
稳定币(USDT/USDC)用得越多,落地就越顺畅。我们已有一家合作伙伴在做集成:用户用移动钱包付款,最终到账的是 USDC 或 USDT。肯尼亚就有一家很出色的公司在运营这套移动支付体系。
对于进入非洲这片新兴商业沃土的国际企业而言,各国迥异的法规、牌照制度与合规要求往往构成一座迷宫;任何一步踏错,都可能带来资金冻结、高额罚款甚至品牌受损的风险。非洲各国监管机构对大额交易的 KYC/AML 要求日趋严格。若与无牌交易对手或匿名 P2P 平台合作,企业极易遭遇执法行动及资金回退。像 Quidax 的加密 OTC 入门流程包含:
自动化全球制裁名单筛查;
持续交易监控;
完整客户尽职调查。
最终形成一个机构级合规框架,完全对齐全球最高标准,确保每一美元或稳定币的流转都有链上不可篡改的审计轨迹,随时可供内外部审查。
非洲多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与资金汇回规则,跨境结算常陷入监管僵局。Quidax 通过直连的法定货币通道及锚定当地法币的稳定币交易对——尼日利亚奈拉(NGN)、南非兰特(ZAR)、埃塞俄比亚比尔(ETB)——完全契合各国央行与证监会的指引。这一泛非牌照模式保障企业资金结算不会因意外冻结或扣留而中断。
总体监管趋势是把加密货币当作「虚拟或数字资产」(类似房产),并按此征税。美国、英国、加拿大均如此:美国国税局(IRS)已宣布,对房产适用的通用税收原则同样适用于加密资产。南非与尼日利亚也已根据《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法规提出类似框架。
然而,面对高度波动且去中心化的体系,多数政府仍在寻求「控风险」与「促创新」之间的平衡。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仅有四分之一的国家对加密进行了正式监管。
尽管步伐缓慢,非洲各国对加密货币的强硬立场正在转变。目前,仍有约 70% 的非洲国家对加密货币持「中性」或「不确定」的政策立场。
尼日利亚
作为非洲加密资产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尼日利亚的监管环境长期不明朗。2017 年和 2021 年,尼日利亚央行(CBN)先后禁止正规金融机构参与加密交易(催生了 P2P 交易)。同期,尼日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持续研究市场,并于 2021 年推出《监管孵化计划》(SRIP),2022 年发布《数字资产规则》。2023 年,CBN 发布《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指引》,在继续禁止金融机构直接交易加密资产的同时,允许其为加密交易提供结算通道。2024 年,SEC 发布《加速监管孵化计划》(ARIP)框架,并向 Quidax 和 Busha 颁发「原则上批准」(Approval-in-Principle)。
南非
2022 年 10 月 19 日,南非金融行业行为监管局(FSCA)正式将「加密资产」列为金融产品,依据《金融咨询与中介服务法》(FAIS Act)第 1(h) 条进行监管。该分类建立在 2020 年 11 月 FSCA 的提案之上,要求提供加密相关服务的机构必须申请牌照并上报加密资产交易。自 2023 年 6 月以来,FSCA 已向 59 家加密服务商发放牌照。
肯尼亚
与其他国家类似,肯尼亚对加密货币的立场也在演变。2024 年 12 月,肯尼亚国家财政部发布《虚拟资产及虚拟资产服务商国家政策(草案)》以及《虚拟资产服务商法案(草案)》。草案指出:「本政策旨在为肯尼亚虚拟资产(VAs)与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s)打造一个公平、竞争且稳定的市场。」文件全面规定了 VA 活动与 VASP 的许可、消费者保护及网络安全监管框架。政府已将上述草案法规向公众开放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1 月。
埃及
2018 年,埃及最高伊斯兰立法机构颁布宗教法令,将涉及比特币的商业交易定性为「哈拉姆」(haram),即伊斯兰教法所禁止。该立场在 2021 年 1 月再次被强调——对因加密交易造成的损失不提供任何保护。
《中央银行与银行体系法》(2020 年第 194 号法)明文禁止未经埃及中央银行(CBE)事先批准的加密货币发行、交易或推广。该法第 206 条规定了严厉处罚,包括罚款及监禁,以惩戒任何未经授权的加密相关活动。
中非共和国
2022 年 4 月 22 日,中非共和国议会通过法律,确立加密货币为该国法定货币。该法提出加密货币与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CEMAC)现行法定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并存。
然而,CAR 为 CEMAC 成员,货币发行权归属中部非洲国家银行(BEAC)。BEAC 行长随后发布声明,宣布 CAR 通过的新加密法「无效」,称其违反区域集团条款。2025 年 2 月,CAR 推出一款 meme 币以示对抗。
其他国家
尽管埃塞俄比亚政府正逐步向竞争与数字技术开放经济,但对加密资产仍持谨慎态度。高挖矿活动与不断上升的使用率正迫使国家重新考虑其强硬立场。突尼斯、塞内加尔与塞拉利昂则保持沉默或中立,迄今未就加密货币使用出台立法。在突尼斯,财政部长已表示需重新审视将加密交易者入罪的现行立场。北非的禁令更为严厉: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已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使用。2024 年,摩洛哥与加纳先后发布加密货币监管草案指引。
挑战
监管不确定性:许多非洲国家尚无允许加密货币的法规。尽管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等国正围绕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制定战略,但最终走向仍不明朗。加密资产仍被视为对货币政策机构的潜在威胁。
去中心化与不受监管的本质:加密货币的这一特性使各国政府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各国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尝试亦未取得显著成功,但受监管区块链仍具潜力。
非法资金流动:如上所述,加密货币为非法融资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欺诈和恐怖融资日益猖獗的非洲,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价格波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易出现剧烈市场波动,可能对家庭与企业财务造成破坏性影响。
机遇:
提升金融普惠:若监管机构批准加密货币,将促成 VASP 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协作,从而丰富金融服务与产品。
促进非洲内部跨境贸易:通过大陆层面的监管协调,加密货币有望助力非洲区内贸易发展。
提高支付效率: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在降低非洲转账与结算成本方面潜力巨大。
对冲通胀:稳定币正日益被视为对抗通胀与货币贬值的避险工具,有助于家庭资产保值。
问:请介绍一下肯尼亚区块链协会的诞生背景、核心使命,以及它在肯尼亚区块链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
答:我是肯尼亚区块链协会的创始人兼主席,该协会成立于 2015 年。我在 2014 年进入这个行业,当时的生态与现在截然不同,我一路见证了它的蜕变。直到最近,我还在一家名为 Fonbnk 的初创公司担任增长主管并负责业务拓展。自 2014 年以来,我与众多加密和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合作,是较早一批将区块链 / 加密视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并积极推广的思想领袖。过去近十年,我主要致力于教育公众、建立社区;2023 年,我们与协会及部分利益相关者共同起草了《虚拟资产服务商法案》(VASP Bill)并提交国会。我的核心目标始终是推动区块链在肯尼亚、本地区乃至整个非洲的合乎伦理的普及,并已影响到肯尼亚以外的众多组织及关注这一市场的外国投资者。
过去十年,不同阶段总有不同关键障碍,只有突破这些障碍,才能将生态推向新的高度。
问:展望未来两年,您如何看待非洲加密市场的演进?短期与长期可能出现哪些变化?
答:总体而言,我认为行业将走向「正式化」。肯尼亚、南非等国已通过或正在推进相关法案,尼日利亚政府也对币安等巨头征税、要求合规。肯尼亚同样在追缴税款。因此,核心趋势就是「正式化」:公司会申请牌照、开设银行账户、正式纳税,获客更透明,行业不再「灰色」。加密公司需要像金融科技公司一样获得政府「准生证」。
最大的悬念将是哪些服务会被允许。例如,币安一旦在各国拿到牌照,用户就能合规地在交易所投机;区块链驱动的金融科技将利用该技术改善跨境支付(Yellowcard、Binance Pay 已在做)。在线支付场景也会出现——用户可用本币通过加密渠道向商户付款,而稳定币正是关键推手。此外,资本市场层面将出现「代币化」——企业可能通过证券代币化来融资。
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正式化」:监管者必须能管控技术与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及消费者风险。
问:目前非洲企业如何参与场外(OTC)加密结算?
答:实际上早已开始。像 Quidax、Yellowcard 都在做——他们在不同市场对接不同银行伙伴,完成跨境结算,只是不对外宣传。还有一些纯 B2B 公司,不面向消费者,却在后台为金融科技或加密公司提供结算支持。尼日利亚公司在这方面特别擅长。BitPesa(现 AZA)也是典型例子。
问:OTC 交易将如何演进?考虑到欺诈及公司治理事件,完全去中心化是否现实?
答:我预见的是「更正式的 OTC」。未来 OTC 结算将更多以金融科技合作或银行合作的形式出现,最终资金仍会回到银行体系,因为银行希望资金流留在自身体系。银行与监管者都在遏制「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削弱了他们的权力并带来系统性风险,所以他们不会放任其发生。这不仅是肯尼亚或非洲的现象,全球(香港、新加坡、美国)皆如此;稳定币结算最终都会成为受监管的「金融系统内工具」。
高增长区域就是高资金流量区域:任何两国之间的贸易或跨境汇款走廊——如肯尼亚—中国、迪拜—肯尼亚、美国—肯尼亚——都是加密结算的潜在热点。金融科技公司只需激活这些场景。Stripe 之类平台也能轻松叠加稳定币支付,因为他们已掌握业务流向。
此外,我看好微支付(5 美元、10 美元级)。现有系统很难在线发送 1 美元,稳定币却能轻松解决。例如,创作者可开通商户账户,最低 5 美元也能接收。我认为这是稳定币独享的高增长细分市场,现有支付体系难以覆盖。
问:NITDA 目前对尼日利亚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立场是什么?未来 2–3 年如何演进?
答:作为尼日利亚数字经济建设的关键机构,NITDA 的立场必须把加密货币放在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的大框架里理解。作为 IT 行业监管者,我们 2023 年发布了《国家区块链政策》并已获政府批准;这份文件的核心是为区块链技术融入尼日利亚数字经济提供路线图。因此,我们是从整体角度看待问题——不仅关注加密货币,更关注底层区块链技术及其用例(包括加密货币在内),以支撑数字经济的采纳与发展。
推广区块链技术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加密货币自然成为受益领域之一。理解这项技术,将帮助国家在不断演进的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格局中把稳方向。
问:当前非洲在加密货币结算方面的总体监管态势如何?
答:纵观非洲,监管发展势头令人鼓舞。多个国家正努力制定必要法规,确保稳定币乃至整个加密货币得到探索,并营造有利的参与环境。
• 尼日利亚:央行(CBN)最初全面禁止,但随着时间推移,加密需求凸显,CBN 被迫转向,2023 年发布《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指引》。该指引是在 SEC 制定数字资产服务商法规的推动下出台的,承认数字资产(包括代币化形式)可进行交易,从而促使 CBN 予以认可。
• 2024 年,SEC 依据《2024 年尼日利亚投资与证券法》(ISA 2024)为从业者注册并发布操作指引;目前已有三种数字资产获准交易。锚定奈拉的稳定币 CNGN 也已上线,100% 由奈拉储备支持。
• 南非:2022 年金融部门行为监管局(FSCA)将加密资产列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依据《金融咨询与中介服务法》(FAIS)强制要求「加密资产服务商」(CASP,等同于尼日利亚的 VASP)申请牌照;2023 年开始发放牌照,南非亦推出锚定兰特的稳定币 ZARP。2025 年,南非金融情报中心(FIC)指令要求 CASP 对加密资产转账实施「旅行规则」(Travel Rule)。
• 加纳:2022 年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所有数字资产登记,加密交易所须持牌,类似南非 CASP、尼日利亚 VASP。
• 肯尼亚:国家财政部已就监管加密货币及虚拟资产公司的法案启动公众咨询。
这些举措表明,各国政府正积极制定新法案与监管框架,确保对加密空间(特别是稳定币)的有效监管,并给予所有主体交易机会。这将对整个非洲经济产生显著影响:合法性提升,投资者信心增强,因为他们看到了政府的参与。
问:是否有可能参照《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AfCFTA)模式,在非洲实现加密监管的泛非协作?监管机构又该如何与行业有效合作以促进加密产业发展?
答:AfCFTA 去年底通过了「数字贸易议定书」,其中包含 8 项附件,涵盖数字贸易或数字经济——必然涉及利用加密货币或数字资产进行交易,其中之一便是跨境支付。
成员国正回到谈判桌,探讨如何建立非洲统一的跨境支付框架,不受成员国司法辖区限制。我们需要一个促进跨境支付的融合框架,这正是数字贸易议定书拟议的附件之一。因此,非洲在跨境支付议题上发出「一个声音」是完全可能的,跨境数据流亦然。
例如,尼日利亚数据保护法规强调数据本地化,即便采用云托管,也要求托管方确保数据在其国内落地;肯尼亚则相对宽松,不强求本地化。若要开展双边跨境数据流合作,就必须协调此类差异。由此可见,各国在数据本地化等问题上的分歧需要统一。
问:展望未来两到三年,您如何看待非洲加密货币结算监管格局的演进?
答:我相信,非洲乃至全球的监管环境仍将持续动态变化。目前各国正努力完善相关框架,其全部影响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显现。当这些框架日趋成熟,且趋势得到
任何在传统交易所之外进行交易的场所都可以被视为 OTC 市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对加密货币的开放态度和政策,为中国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渠道。
Quidax has made history as the first Nigerian crypto exchange to receive a provisional operating license from the Nigerian SEC, marking a major step toward formal regulatory oversight for the country's digital asset industry. Despite this progress, challenges remain with stringe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ongoing tens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rypto sector.
Quidax secures Nigeria’s first provisional license for crypto exchange operations, signalling a significant step forward amidst increasing regulatory challenges in the Nigerian crypto market.
如果有意观察,可以发现,香港各大街头散落着众多的加密兑换店。
2024年2月2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政府认为有需要把虚拟货币场外交易所 (OTC) 纳入监管。
印度与阿联酋的卢比石油贸易标志着美元主导地位的重大转变,反映了金砖国家对替代贸易货币的承诺,以及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中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2023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发了《关于印发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的通知》,指出要强化行刑衔接,依法打击非法跨境金融活动。
最近几天,有很多关于买卖虚拟货币属于非法金融活动的新闻在网络上流传,让币圈的朋友们心慌慌。
Itau Unibanco 进入加密货币领域反映了巴西作为 TradFi 和加密货币融合试验场的作用。此举与全球趋势一致,表明人们对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感兴趣,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