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Stop 将停止提供加密货币钱包
其 iOS 和 Chrome 扩展钱包计划于 2023 年 11 月 1 日从市场上下架,但客户在 10 月 1 日之前仍然可以访问他们的钱包。
Coinlive 
摘要
比特币的UTXO机制使得比特币的每一个最小单位(聪)都是可追踪的、非同质化的,在这个基因的“催动”下,产生了BRC-20、ORC20和BRC21等标准协议,推动了比特币NFT、BTC域名等生态发展。但由于比特币不支持智能合约,ERC20和智能合约催生丰富的以太坊生态,这种局面并未出现在比特币生态,目前各类BRC-20通证还处于“Meme”炒作阶段。比特币生态需要类似DeFi那样的原生创新来推动生态上一个新的台阶。
BRC-20起源于一个社区实验,是比特币生态的一次尝试。2023年3月9日,推特用户domodata在gitbook上发布了其称之为“有趣且具有实验性的标准”的BRC-20标准,它基于Ordinals协议创建,可以将铭文设置为JSON数据格式来部署通证、铸造和转移通证。所以,BRC-20通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变异的Ordinals NFT,NFT上铭文刻录的是图片,但BRC-20上铭文都是统一的JSON格式的文本数据。
BRC-20并非ERC20那样的数字账户余额模型,而是类似记在比特币区块链里的记账文本,并不具备ERC20那样的数字账户余额的功能。除此之外,由于以太坊和比特币网络本身就有所不同——以太坊支持智能合约而比特币不支持,基于两个标准而生成的通证的应用场景也大不相同。BRC-20通证本质上是一个比特币NFT,或者说是一个带有铭文的聪。BRC-20所规定的通证部署和铸造方式,为BRC-20通证的发行带来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比特币网络不支持智能合约也就意味着BRC-20通证很难产生像以太坊生态那样丰富的场景,BRC-20通证本质上是一个比特币NFT。
目前Ordinals NFT、BRC-20通证和BTC域名还处于Meme炒作阶段。根据dune显示的数据,自2022年Ordinals协议发布以来,比特币Ordinals铭文的铸造量快速增长,而近一个月铸造的增长量更是惊人。截至2023年11月18日,单日比特币铭文的铸造量峰值达超过41万个,而比特币铭文的总铸造量已经接近4200万个。根据unisat的BRC-20通证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7日,共有超过50000种BRC-20通证被部署。目前市场上最火热的BRC-20通证例如ordi、pepe、oshi、meme、nals等基本都是meme通证,以炒作为主。BTC域名是一种类似于以太坊中ENS的应用,允许用户将复杂的钱包地址转换为易于使用且人类可读的文本格式。目前,市场上主要的BTC域名体系有两种:基于Stacks Network的BNS系统和基于Ordinals的域名项目。
以太坊EVM系统生态不甘于落后于每一次创新。11月14日至11月15日期间,以太坊EVM生态重要的区块链——Polygon的链上交易数量从289万笔飙升至 617万笔,此后持续走高,甚至创历史新高,推动网络交易费用快速上升。纵观社区活动,近几日诞生了一种名为“POLS”的新型通证被集中铸造,可以理解为 Polygon 上的“BRC-20”标准——即PRC-20通证标准——也就是Polygon区块链上的Ordinals 协议生态。注意这些通证并不是基于ERC-20标准,而是通过Polygon 区块链交易中的“calldata”功能创建的,模仿了比特币网路的Satoshi(Sats)上铭文铸造方式。在短短时间里,2100万张POLS被迅速铸造完毕。
风险提示:区块链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1. 核心观点
比特币的UTXO机制使得比特币的每一个最小单位(聪)都是可追踪的、非同质化的,在这个基因的“催动”下,产生了BRC-20、ORC20和BRC21等标准协议,推动了比特币NFT、BTC域名等生态发展。ERC20和智能合约是以太坊生态的核心基石,基于此比特币社区的开发者创建了Ordinals协议和BRC-20通证协议,推动了基于比特币网络的meme通证和NFT生态的发展。针对BRC-20的“双花”风险,社区推出了改进的ORC20协议;由于比特币网络不支持智能合约,考虑到资产的互操作,开发者推出了BRC21协议——类似WBTC的资产跨链锚定协议。
由于比特币并非图灵完备、且不支持智能合约,因此并未产生类似AMM那样的DeFi创新效果,比特币生态的发展需要类似的原生创新。本文对比特币生态创新做了介绍和分析。
2. BRC-20协议推动BTC生态发展热潮
2.1. ERC20:以太坊生态的奠基石
虽然ERC20协议与BRC-20协议在本质上大有不同(下称ERC20与BRC-20),但BRC-20在比特币网络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ERC20在以太坊网络中的作用——都可以用于创建同质化通证。所以,理解ERC2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理解BRC-20。
ERC20(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 20)是一个用于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同质化通证(Token、代币)的技术标准,但它并不是在以太坊诞生之时就一并出现的。在ERC20出现之前,由于智能合约的流行,以太坊中已经出现了某些需要使用同质化通证的场景,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通证,例如2015年9月发行的Augur(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作为早期的以太坊生态项目。但是,在ERC20出现之前创建通证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缺少了ERC20,以太坊网络上的开发人员都必须从头开始编写代码来实现代码的各种功能如转账、余额查询等,通证的发行就相对复杂;但更重要的是,当通证创建缺少标准,都使用一套独立的编程实现方式时,开发人员就很难确保不同通证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一致性,而互操作性和一致性往往应该是一个常规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
2015年11月,以太坊开发者Fabian Vogelsteller提出了ERC20。ERC20定义了一种通用的接口规范,用于在以太坊网络上创建和管理通证,它同时也规定了通证必须实现的一些基本功能,包括获取通证的总供应量,查询某个地址的通证余额,通证转账等。通过使用ERC20,同质化通证实现了:
1) 互操作性:ERC20通证可以轻松地在以太坊网络上进行交换和交易,使得用户可以更容易地将某种通证转换为其他通证,使得ERC20通证具有更广泛的互操作性;
2) 一致性:ERC20定义了一套标准化的接口和规范,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应用之间共享代码和交互,这简化了通证的开发过程,也降低了错误和冲突的风险;
3) 安全性:ERC20通证采用了一套标准化的安全机制和标准化的智能合约代码,这使得通证更加安全,减少了通证遭受攻击和安全漏洞的风险;
4) 便利性:ERC20通证可以轻松地集成到钱包、交易所、Dapp等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易和管理。
随着开发者对于智能合约的不断探索以及以太坊生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应用随之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合约的流行创造了标准化通证的使用场景,但更重要的是,标准化通证的使用推动了智能合约,甚至是以太坊生态的发展和普及

另外,标准化通证在不同智能合约中的使用场景也在不断创新,而其中的每一次创新,都为以太坊生态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例如,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出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公司治理模式,与传统公司由董事会代股东治理的模式不同,在一个DAO中,分散的通证持有者可以对组织的方向和策略进行治理。DeFi(去中心化金融)也是一个在以太坊中通证用例的一个创新,其中衍生出了稳定币、借贷、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等应用。另外,GameFi、CreatorFi、Xto Earn等都是通证在使用场景中的不断创新。这些创新在前期为以太坊生态注入了活力,并且直到现在还依旧活跃在以太坊上。以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借贷平台为例,过去一年中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每日平均交易总额大约为20亿美元,而今年3月11日最高超过300亿美元的每日交易额;而借贷平台借贷量大约在130亿美元的规模上下波动,离2021年11月至2022年的5月的500亿美元的量级相差甚远。


所以在以太坊生态中,一方面,对于智能合约的不断探索创造了同质化通证的使用场景,另一方面,同质化通证的使用推动了智能合约和以太坊生态的发展和普及,而其在不同智能合约中使用场景的创新如DAO、DeFi等也为Web3.0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智能合约和标准化通证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ERC20作为以太坊生态创建标准化通证的技术标准,称其为以太坊生态的奠基石也毫不为过。
2.2. BRC-20:非严格的通证协议,实为记账文本
BRC-20这个名字是对以太坊ERC20的一个模仿,一般用户会在这个名字上联想到标准化通证等作用,BRC-20的兴起源于Ordinals协议。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比特币独特的UTXO账户模型。比特币并没有采用我们熟悉的账户余额模型,而是采用了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未经花费输出)来表达比特币的交易流转。所以,在Bob转给Alice 1.5个比特币的交易中,我们熟悉的账户余额模型会这样做:首先检查Bob的账户余额是否足够,然后进行转账,Bob的余额数值减1.5,Alice的余额数值加1.5。有意思的是,账户余额模型中,1.5个币和另外1.5个币是没有区别的(同质化),因为账户余额只余额的数值,因此这并不适合并行交易。比特币系统并没有账户,比特币的交易流转通过UTXO来表达。一笔交易中,Alice收到的一笔比特币转入以一个完整的UTXO记录在区块里,因为Alice还没有花费这笔比特币,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未经花费的输出;而并非是像账户余额模型一样在Alice的账户(公钥)更新余额状态。
UTXO机制使得比特币的每一聪都是“非同质化”的。由于比特币没有账户,比特币的交易创建的输出其实并非一个简单的公钥地址,而是一个脚本。在Bob给Alice支付1.5个BTC的这个交易中,Bob创建的输出脚本中会包含Alice的公钥Hash。整个脚本的意思是,谁能够提供一个签名让这个包含Alice的公钥的脚本运行,谁就能花费这笔交易的1.5个BTC。显然,创建签名只能使用Alice的私钥,其他私钥创建的签名将无法通过这个脚本的验证,从而确保其他人无法假冒Alice来花费这笔输出。也就是说,UTXO中的BTC并不是以余额的方式记录在某人的账户里——每一笔交易发起者通过脚本为这些BTC创建了一个锁,而所有者才有钥匙——当然某笔转账的比特币的输入(转账发起者)和输出(转账接收者)可能是由多个历史UTXO组合而成,类似不同面值纸币的拼凑。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所有的转账交易都是站在BTC流转的角度,不同的UTXO之间可以进行并行交易,因为UTXO之间是严格区别的。也可以这样理解:UTXO机制将BTC的所有部分(最小单位是“聪”,sats)的流转历程完整记录下来,可以想象每一聪就是一个硬币,在每次流转都获得一个签章来记录轮流历程。这使得每一聪BTC的流转都是可追溯的,非同质化的(也许这是最早的NFT),这为开发Ordinals协议以及BRC-20生态提供了基础。

2022 年 12 月,比特币开发者 Casey Rodarmor发布了一个在 Bitcoin Core(比特币核心)全节点之上运行的开源软件ORD。简单来说,该软件允许用户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输入任何信息,如一串文本或图像,然后将上传的这些信息与一个特定的聪(sats,比特币的最小单位)绑定起来,最终得到一个带有某种信息的聪,也就是所谓的比特币NFT。更清晰地说,Ordinals协议一共分为两个部分:Ordinals(序数)和Inscription(铭文)。Ordinals(序数)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为比特币最小单位聪sats(1 BTC = 100000000 sats)编号的方案,并允许跟踪和转移个别聪。在这里,聪按照挖掘顺序进行编号,并按先进先出的顺序从交易输入转移到交易输出。当每个聪被打上编号后,就可以将一段内容写入交易的“见证隔离区”,这段内容也将赋予这笔交易输出的第一个聪。这个写入的过程叫做inscribe(铭刻),而写入的内容就叫做Inscription(铭文)。这里的铭文可以是图片、文字、音视频,甚至是代码,理论上只要大小不超过比特币区块上限4MB都可以完成铭刻。因此Inscription在表现形式上和NFT很像,而Ordinals就是一个能让人们在比特币网络上铸造类似于以太坊上NFT的协议。

BRC-20起源于一个社区实验,是比特币生态的一次尝试。2023年3月9日,推特用户domodata在gitbook上发布了其称之为“有趣且具有实验性的标准”的BRC-20标准,它基于Ordinals协议创建,可以将铭文设置为JSON数据格式来部署通证、铸造和转移通证。简单来说,就是damodata认为Ordinals协议不仅仅可以用来发行NFT,当铭文按照JSON数据格式附加时,就可以用来发行通证。所以,BRC-20通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变异的Ordinals NFT,NFT上铭文刻录的是图片,但BRC-20上铭文都是统一的JSON格式的文本数据。BRC-20主要为比特币网络发行同质化通证提供了3个标准,包括BRC-20通证的部署(deploy),铸造(Mint)和转移(Transfer),开发者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就可以完成BRC-20通证的创建和发行。在gitbook主页中,domodata也给出了部署、铸造和转移的示例。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BRC-20通证的部署、铸造和转移都采取“先到先得”(first is first)的原则。以目前关注度最高的BRC-20通证ordi为例,在部署中,第一个对ordi的部署将被视为有效,而以后对于ordi的部署都将视为无效;在铸造中,由于ordi在部署时已经确定了其最大供应量为21000000个,如当已被铸造的ordi已经达到20999242个时,如果发起铸造1000个ordi的指令,最终只能获得758个,在这之后也将再也无法铸造出ordi;在转移中,如果两个事件发生在同一区块中,则会通过它们在块中被确认的顺序来分配优先级。
虽然BRC-20与ERC20在功能上有所类似,但它们的本质大不相同。除此之外,由于以太坊和比特币网络本身就有所不同——以太坊支持智能合约而比特币不支持,基于两个标准而生成的通证的应用场景也大不相同。所以,将BRC-20通证和ERC20通证进行比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BRC-20通证。
1)BRC-20通证本质上是一个比特币NFT,或者说是一个带有铭文的聪。这意味着它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聪本身就具备的市场价值——一亿分之一的比特币,第二部分是市场共识带来的“市场溢价”。即使未来某天市场不再为BRC-20通证买单,每个BRC-20通证依旧具有其本身作为比特币的价值。但ERC20通证不然,ERC20通证的价值全部来自于市场共识,其部署和内置基础价值并无类似支撑。
2)BRC-20所规定的通证部署和铸造方式,为BRC-20通证的发行带来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这是因为人人都可以部署BRC-20通证,另外即使是通证的部署方也无法做到通证的预留,每个人获得BRC-20通证的方式只有铸造这一个方式。ERC20通证则不同,项目发起方、投资方都能够相对轻松地获得事先预留的通证。BRC-20通证部署的公平性更凸显。
3)虽然前面两点都是BRC-20通证的优势之处,但比特币网络不支持智能合约的固有属性很可能对于BRC-20通证的发展有所限制,而这可能更是关键所在。我们前面提到,同质化通证和智能合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智能合约创造了通证的使用场景。比特币网络不支持智能合约也就意味着BRC-20通证很难产生像以太坊生态那样丰富的场景,BRC-20通证本质上是一个比特币NFT。这里需要注意的是,BRC-20并非ERC20那样的数字账户余额模型,而是类似记在比特币区块链里的记账文本,并不具备ERC20那样的数字账户余额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BRC-20并非严格的通证协议,而更像是记账文本。因此,BRC-20通证并不能像ERC20那样可以融合复杂智能合约(如DEX/聚合协议),必须发起比特币转账才能进行。
目前来看,主导BRC-20通证价格的更多是市场情绪,并无场景支撑,因此类似ordi通证价格波动剧烈。

3. BRC-20成为推动比特币生态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The Block数据显示,自2023年4月20日起,在BRC-20生态的带动下,BTC网络上的交易笔数开始急剧上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交易量上涨了近1倍。交易费用的上升更为陡峭,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近10倍。本节将为BTC已有生态做一个概述。除了4月份刚问世的火爆行情,随着又一次的行业热度上升,ORDI代币今年10月底开始也有一波较快的上涨,几乎同一时间带动比特币网络交易费用再次上升。


很显然,今年比特币网络的交易费用受BRC-20生态的影响非常大,作为比特币网络为数不多的应用生态,BRC-20生态成为比特币生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3.1.Ordinals NFT:对已有NFT生态的简单“复制”
根据dune显示的数据,自2022年Ordinals协议发布以来,比特币Ordinals铭文的铸造量快速增长,而近一个月铸造的增长量更是惊人。截至2023年11月18日,单日比特币铭文的铸造量峰值达超过41万个,而比特币铭文的总铸造量已经接近4200万个。

目前,Ordinals NFT生态中已经出现了多个NFT项目,代表项目包括:
1) Bitcoin Punks:Bitcoin Punks是第一个使用Ordinals将以太坊中CryptoPunks成功上传到比特币区块链的NFT项目,其中拥有10000个不同的8位像素风格角色头像,每个头像都具有独特的属性和很高的稀有程度;
2) Ordinal Punks:为了向CryptoPunks致敬,Ordinal Punks是一组由100个NFT组成的收藏系列,每个NFT是使用匿名Web3创建者FlowStay的开源算法创建的192*192像素图像;
由于市场对于Ordinals NFT存在交易需求,这推动了面对Ordinals NFT的交易平台的诞生。目前,比较流行的几个Ordinals NFT交易平台分别是unisat、ordinals wallet和magiceden。根据dune显示的数据,5月以来Ordinals NFT的日交易量峰值已经超过了1.5万笔,其中在11月之前,unisat所占份额最多,ordinals wallet和magic eden的份额紧随其后。随着10月底BRC-20生态再次火热,OKX平台迅速崛起,引领又一波的市场热度。

目前来看,Ordinals NFT一方面是借助比特币“聪”天然的非同质性,另一方面亦是对现存(主要是以太坊)NFT生态的一种简单“复制”,社区也期待有独具比特币基因的创新出现。
3.2.BRC-20通证:目前Meme属性驱动,期待更多创新
根据unisat的BRC-20通证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7日,共有超过50000种BRC-20通证被部署。这一方面有BRC-20通证人人都可以部署而导致的种类增加过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最近BTC网络交易费用激增而导致的部分潜在参与者开始观望的因素。另外,目前市场上最火热的BRC-20通证例如ordi、pepe、oshi、meme、nals等基本都是Meme通证,目前还是属于Meme类通证,炒作为主。

由于BRC-20通证实质上是铭刻了文本数据的Ordinals NFT,且BRC-20通证占文本类Ordinals NFT的绝大部分,我们可以从铭文的分类数据推断出BRC-20通证占整个Ordinals NFT生态的份额大小。根据dune显示的数据,自2023年3月8日BRC-20标准被提出以来,文本类型的Ordinals NFT的铸造量急剧上升,在四月末到五月中旬,甚至几乎没有什么图片类的Ordinals NFT被铸造,截至11月17日,过去已经大半年,BRC-20通证目前仍以文本为绝对的主流。

我们观察交易数据,也能反映一些问题,在BRC-20协议热度较高的阶段(也就是伴随ORDI等代币价格快速上涨的时期),BRC-20协议的交易远高于非BRC-20 Ordinals协议的交易量,在某些时间甚至超过了非Ordinals的交易量。在最近时期,BRC-20交易量有时甚至能超过比特币全天总交易量的一半。

3.3.BTC域名应用的初步探索、EVM公链积极入局
BTC域名是一种类似于以太坊中ENS的应用,将复杂的钱包地址转换为易于使用且人类可读的文本格式,大大降低应用门槛。目前,市场上主要的BTC域名体系有两种:基于Stacks Network的BNS系统和基于Ordinals的域名项目。
对于基于Stacks Network的BNS(Bitcoin Name System),Stacks官方文档中显示BNS是一种可以不依赖于任何中心节点,而将Stacks用户名与链下状态绑定的网络系统。在BNS中,协议不允许名称冲突,这意味着名称是全局唯一的;名称具有强所有权,即只有名称的所有者才能更改其解析的状态。另外,由于Stacks是一个可以运行智能合约的比特币L2(二层网络),BNS的使用能更多地与智能合约相结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基于Stacks Network的BNS并不能直接与比特币网络交互。

对于基于Ordinals的域名,目前存在两个较为流行项目,分别是Sats Names和BTCDomain。Sats Names可以铸造.sats的域名而BTCDomain可以铸造“.btc”的域名。由于它们是基于Ordinals协议的域名,域名的铸造过程也与Ordinals NFT的铸造过程类似,不过铭刻的内容是一段被格式化的JSON文本。铸造完成后,用户的域名数据就将完整的储存在比特币网络中,用户也可以通过解码的方式对域名数据进行验证。以下是一个在Sats Names上铸造“.sats”域名的例子,可以发现它与BRC-20的铸造过程十分类似。

但由于比特币网络并不能直接支持智能合约,因此域名生态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
具备独特“聪”特质的比特币网络催生了BRC-20代币标准,某种意义上是比特币网络“勉为其难”不得已为之,但以太坊EVM系统生态亦不甘于落后于每一次创新,11月14日至11月15日期间,以太坊EVM生态重要的区块链——Polygon的链上交易数量从289万笔飙升至 617万笔,此后持续走高,甚至创历史新高,推动网络交易费用快速上升。纵观社区活动,近几日诞生了一种名为“POLS”的新型通证被集中铸造,可以理解为 Polygon 上的“BRC-20”标准——即PRC-20通证标准——也就是Polygon区块链上的Ordinals 协议生态。注意这些通证并不是基于ERC-20标准,而是通过Polygon 区块链交易中的“calldata”功能创建的,模仿了比特币网路的Satoshi(Sats)上铭文铸造方式。在短短时间里,2100万张POLS被迅速铸造完毕。


从技术上来讲,Polygon等EVM公链推出类似BRC-20通证,属于“大材小用”了,反而缺乏比特币“聪”的唯一性特点,但市场对于BRC生态的追捧使得这一看似不是创新的创新也有了新的期待。具备智能合约的EVM生态区块链,能否将这一创新探索出不一样的应用生态,也非常有看点。
4. ORC-20、BRC-21新探索:BTC生态需要类似DeFi的原生创新
针对BRC-20通证的一些问题,也有社区开发者探索新的标准如ORC20、BRC21等协议来改进。以ORC20为例,主要在通过UTXO模型来确保交易中防双花、允许取消交易以及支持BRC-20向ORC20迁移等。当然ORC20努力向ERC20靠近的结果就是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而如DeFi中的AMM协议、聚合协议等原生创新目前还未出现,BTC此次创新还处于“复制”以太坊生态的阶段。

而后面出现的BRC-21标准,其本质是一个跨链项目。BRC21标准由Interlay 创始人 Alexei Zamyatin 于5月7日在推特上提议推出,并发布了 BRC-21 标准文档。类似WBTC这样的跨链资产是将比特币资产“映射”到以太坊网络,而BRC21协议则是将其他去中心化网络的区块链资产(如以太坊网络的ETH、USDT以及SOL等网络资产)“映射”到比特币网络,使得这些资产可以在闪电网络中使用。

但比特币网络毕竟没有以太坊那样的成熟ERC20标准和智能合约协议,目前也未出现类似AMM协议、聚合协议等原生链上资产操作协议,甚至比特币都不是图灵完备的;同时比特币的二层网络亦不似以太坊二层网络那样成熟、强大。完全模仿以太坊生态的创新也许并非可行之道,比特币的生态发展需要基于比特币自身“基因”的原生创新。
风险提示
区块链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区块链、密码学等相关技术和项目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BRC-20等区块链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多项金融、网络及其他监管政策,目前各国监管政策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监管模式,所以行业面临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3年11月20日发布的报告《BRC-20:来自BTC基因的创新与破局》,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通信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通信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其 iOS 和 Chrome 扩展钱包计划于 2023 年 11 月 1 日从市场上下架,但客户在 10 月 1 日之前仍然可以访问他们的钱包。
Coinlive 消息传递功能将使用人类可读和/或支持 ENS 的钱包支持 130 万个以太坊地址。
nftnow在最近一次备受瞩目的 NFT 黑客事件(这次是科技企业家 Kevin Rose 被干掉)之后,自我托管钱包的安全优势再次在 Crypto Twitter 上流传开来。
decrypt据 Axios 称,该公司加密钱包背后的团队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Others根据 Coinbase 推文的详细信息,iOS 用户将无法再从 iOS 设备上的钱包发送 NFT。
Others流行的加密钱包 MetaMask 推出了一款新的 dapp,让用户可以立即检查和管理他们的整个投资组合。
BitcoinistCardano 的开发团队 Input Output 创建了一款名为 Lace 的新型轻钱包。这个新钱包带有...
BitcoinistWallet.app 正在其位于欧盟的、完全合规的加密货币托管钱包、交易和支付平台中启动下一阶段,该平台将……
Bitcoinist新功能包括在专业的去中心化支付生态系统提供商 Divi Labs 中购买/出售加密货币并转换为受支持的代币......
BitcoinistCoinbase本月正在迅速扩展其产品线,部分用户现在可以通过Coinbase应用程序访问以太坊上的DeFi和其他DApp。
Cointele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