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交易所(CEX)们对链上交易市场的争夺步入深水区。
新的市场格局下,Binance正走出一条独特的融合之路,沿承其创始人赵长鹏(CZ)在2020年首提的「CeDeFi」概念,Binance不只寻求CeFi与DeFi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技术整合和生态协同,模糊二者的边界,让用户无感地踏入链上世界。
9月1日,Binance推出了网页版钱包返佣计划,提供至高80%比例的手续费返佣。就在数日前的8月25日,OKX宣布对旗下DEX聚合器部分币对交易收取「UI服务费」,同时上线邀请返佣计划。
当时,Binance创始人CZ曾大胆预言,「DEX的交易量将在未来3-5年内超越CEX。」尽管后来他延长了时间线,但核心判断从未动摇:去中心化交易是不可逆的终极趋势。
无论是传统对手的内卷还是DEX异军突起的压力,CEX们奔赴链上战场开启新的争锋已成为一种必然。
但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与自由开放的链上世界间似乎总隔着一道藩篱。尤其是链上操作的复杂性,构成了用户入场的高门槛,CEX如何破局成为核心挑战。而近期Binance钱包的快速崛起,给行业提供了一种解题方案。
Binance钱包突围
交易所的链上之争,本质上是Web3入口之争,链上钱包成为新竞争格局下的「命门」。
青鸟口中的「爆发」是一种普遍性的感知。今年以来,一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由Binance打响,Alpha2.0、TGE(代币生成事件)和Booster任务激励活动构成了三张王牌,吸引大量用户首次踏足链上世界。
一系列代币激励活动产生的财富效应,成为吸引用户的最佳手段。据统计,在早期TGE活动中,用户参与Myshell、Particle、KiloEx等项目的代币认购,峰值回报率高达1130%~3412%。
在这点上,不容忽视的是,Binance作为头部交易平台显著的品牌、流量及生态资源优势。
而在用户端,Binance本身拥有超2.8亿注册用户的储备以及长久的信誉积淀,当其通过Alpha空投等活动带来早期参与机会和收益激励时,可轻易吸引大量的用户参与,并在社交媒体形成口碑传播,收获更多增量用户。
通过Alpha2.0,Binance已验证了「融合账户」体系的有效性。凭借「链上交易,CEX清结算」的混合架构,用户可无感穿梭于CEX与链上之间,实现资产的无缝流通。这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弥合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之间的差距,提高了用户的流动性、资本效率和可访问性。无疑能够加快Web3用户的增长,并为连接传统金融数字化打下基础。
在CZ看来,未来的交易所应该实现对全球各类资产的统一交易,无论是一栋大楼、一位明星的未来 IP 收益权,甚至个人身价,都可以在同一市场完成流通。这样不仅能最大化流动性,也能让价格发现机制更高效。
而实现这样的愿景,打破CEX和DEX之间的屏障是必经之路。Binance的实践表明,未来的竞争不再是CEX与DEX的割裂对立,而是谁更能高效融合、无缝连接。它为整个行业提供了CeDeFi的一种可行路径,也预示着加密金融基础设施的竞争才刚刚开始。